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严峻的生产经营压力,邵武煤业公司精打细算、务实求效,紧扣“控”“精”“新”三字要诀,在全公司拨响“铁算盘”。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实现增长,交出了一份“紧”中求进的增效答卷。
严控硬管 筑牢成本“堤坝”
走进浦城矿业临江浮选厂,由职工自主设计安装的排尾砂槽高效运转,每月可节省铲车油费3000元,还有效消除了尾砂装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破碎车间料仓改造后,有效解决了物料堵塞、频繁开机等问题,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我们每月都分析成本浮动原因,力争让‘成本蓝线’始终紧贴‘指标红线’。”厂长刘宝谋指着《月度成本动态表》介绍说。今年以来,浮选厂紧绷“成本弦”,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加强设备维护、调整药剂配比,持续挖潜降耗。
这种千方百计控成本的状态,源于公司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年初,公司科学制定《原矿入选品位目标考核办法》,下发《经营业绩目标责任书》,将成本控制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并与绩效工资紧密挂钩。“厉行节俭、降本增效”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全员形成了“人人算细账、处处控成本”的良好氛围。
精耕细作 抠出真金白银
“0.91、0.93……”《功率因数动态监测表》上的数据,记录着浦城矿业羊角尾萤石矿机电部职工“追着电表跑”的成果。“我们认真做好电网功率补偿工作,就像调钢琴的琴弦一样,精准调节井下和地面变电所的电容切换,确保功率因数始终维持在0.9以上的最佳区间。”机电部曾国华介绍说。通过减少“无功损耗”,该矿有效节省了电费支出。
精细管控还贯穿于矿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前三级溜筛及滚筛系统优化改造后,废石抛废标准由4cm提升至3cm,抛废率提高4%;后山生活区采用节能自平衡水泵,并配合“管路医生”日常巡检,抽水电耗大幅降低;澡堂热水系统加装“回水泵心脏”后,有效节约水资源和能源成本,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赢”。“降本增效不是简单‘砍一刀’,而是要用‘绣花针’的功夫做‘微创手术’。”曾国华说。
技术革新 点燃效益“引擎”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不是冷冰冰的替代,而是为了让职工从危险岗位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提升工效。”浦城矿业董事长邱家治说。今年以来,浦城矿业羊角尾矿在机器轰鸣中不断向“新”求变:中深孔钻机、无人遥控铲车灵活作业于极薄矿体区域,新增支脉储量2万吨;3人远程操控反井钻机,天井成巷效率提升5倍;凿岩台车打孔时间显著缩短,施工效率提高37%;变频技术实现风机、空压机手机远程操控、智能调速……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不仅在资源挖潜、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上取得明显突破,也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与安全风险。
从考核“指挥棒”的有力引导,到职工行动自觉的全面形成,从点滴节约到技术赋能,邵武煤业的“铁算盘”正在拨响高质量发展的强音。未来,公司将继续以“过紧日子”的自觉姿态,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萤石采选标杆企业持续注入新动能。
(赵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