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工地晨昏
文章字数:1,136
  当城市还在夜的怀抱中酣眠,当第一缕晨光还在夜的帷幕后踌躇,我们的工地已然苏醒,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奋斗之歌。清晨五点,天色尚暗,工人
  们身着荧光背心,头戴安全帽,宛如一群无畏的勇士,踏入了这片钢筋水泥的战场,开启了新一天的征程。
  巨大的起重机,宛如钢铁巨臂,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将沉重的材料精准地放置在预定的位置,每一次起落都彰显着力量与精准。混凝土搅拌车轰鸣着,如同不知疲倦的巨兽,将新鲜的混凝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工地的每一个角落。这些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工地上最激昂的乐章,那是奋斗的旋律,是希望的号角。
  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工人们就像勤劳的蜜蜂,忙碌而有序。他们有的在高空作业,脚踏着摇摇晃晃的脚手架,却稳如泰山,手中的工具如灵动的画笔,在城市的蓝图上勾勒着未来的模样;有的在地面铺设,弯腰、蹲下、起身,重复着单调而又重要的动作,每一块砖、每一片瓦,在他们手中都被赋予了使命。汗水,从他们的额头、脸颊滑落,滴在滚烫的混凝土上,瞬间蒸发,只留下道道汗渍,那是他们辛勤付出的见证。他们或许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惊人的壮举,但他们用粗糙的双手、坚实的脊梁,扛起了城市建设的重任。
  时光在忙碌中悄然流逝,原本空旷的工地,在工人们的辛勤耕耘下,一栋栋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它们从地面缓缓升起,逐渐变得高大、挺拔,最终成为城市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一块砖,都凝聚着工人们的汗水;每一片瓦,都闪耀着他们的智慧。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冰冷的钢筋水泥变成了温暖的家园,将荒芜的土地变成了繁华的都市。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工地上的灯光亮起,宛如点点繁星,照亮了工人们回家的路。他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收拾好工具,脸上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满足和自豪。机器的轰鸣声渐渐消失,工地恢复了宁静,但在这宁静中,新一天的希望和梦想正在悄然酝酿。他们知道,明天又将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日子,他们将继续在这片工地上挥洒汗水,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描绘着山河壮丽、交通畅达的愿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让长江天堑成为坦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让三峡险滩化作平缓水库;“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让函谷关和黄河一带成为太平之地,车船往来畅通无阻。这些美好的愿景,如今正通过我们工人的双手一步步变为现实。
  我们,是平凡的工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耀眼的光环。但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留下奋斗的足迹;我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着城市建设的希望之花。我们是城市的建设者,是时代的筑梦人。在这片工地上,我们挥洒着青春和热血,用匠心和坚守,书写着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我们是最亲爱的人,是工地上的英雄,是城市发展的脊梁!(翁郑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