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7版
发布日期:
传承『治未病』智慧 福海创构建预防性设备管理体系
文章字数:825
  本报讯“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近年来,福海创公司借鉴古人“治未病”的智慧,积极探索求新,全力构建预防性设备管理体系,通过深度整合企业资源,创新“三合一”状态监测模式,全面推进设备管理的预防性与信息化升级,为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筑牢防线。
  在设备管理实践中,福海创依据行业做法,结合设备对装置影响程度,制定动设备ABC三级分类及差异化管理策略。同时创建设备全息档案系统,整合设备基础参数、故障分析数据及MES实时工艺参数。值得一提的是,创新采用“三合一”监测模式,即CMMS在线监测、离线式便携式频谱仪定期检测和MES实时工艺参数,形成了精准监测体系,在设备不停机的情况下让设备运行状态和具体异常情况尽在掌握。
  为实现数据深度融合,福海创搭建智能化在线监测系统,实时采集设备振动、温度数据。借助离线式频谱仪对配置监测系统的异常数据进行有效复核,及对未配置在线监测系统的区域根据设备重要程度采用差异化定期采集数据,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企业还建立起工艺参数与设备状态关联模型,通过数据分析挖掘设备价值。多种监测手段相互融合,不仅实现关键设备持续在线监测,也确保了重要及一般设备的全覆盖,做到了全面预防性管理。
  这套预防性设备管理体系的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故障诊断方面,已助力福海创完成千余台次设备诊断,发现并解决100余起设备隐患。企业建立的多维故障特征库,大幅提高了设备早期故障识别和诊断准确率,将潜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运维成本控制上,该体系有效减少非计划停机次数,通过设备寿命预测精准采购备件,降低库存水平和维修人力成本,节约运维成本约200万元。
  此外,福海创还建立健全设备可靠性KPI指标体系,全面推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RCM维修策略,制定完善备件生命周期管理规范,推动设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未来,福海创将持续深入推进设备管理体系建设,不断优化预防性管理工作,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设备保障。 (陈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