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赖育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图为赖育顶在进行10kV开关柜定检 在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轰鸣的装置区里,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电气团队经理赖育顶。他时而俯身检查设备参数,时而与团队成员讨论技术方案,专注而投入。25年来,他扎根生产一线,一步一个脚印,凭借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逐渐从一名普通电工成长为“技术能手”,先后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福建省首席高级技师”“福建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这些沉甸甸的荣誉,始终激励着他加快步伐,用双手与智慧书写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壮丽篇章。2025年,赖育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福建省石化行业备的维护成本更是高达超千万元。面对如此困境,赖育顶毫不犹豫,主动请缨组建攻关小组。“我们要做就做双机冗余系统!”在方案论证会上,他顶着巨大压力,大胆提出创新思路——不仅要替代进口设备,更要实现性能超越。在赖育顶的带领下,团队与制造商紧密合作,经过多次试验、模拟,逐步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最终,他们不仅成功完成了国产化改造,有效避开了外方的技术制约,为公司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更填补了国内石化行业该设备改造的技术空白,开辟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防患未然 构建“零故障”运维体系
“我们不做生产装置的消防员,要做设备设施的保育员!”这是赖育顶常挂在嘴边的工作信条。在设备运维工作中,他深知预防胜于抢修,因此构建起“预防性维护+智能监测”双擎驱动体系。年均完成千人次隐患排查、1800台次设备维护,将电气设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技术工人的标杆。他的故事,正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最生动的注脚。破局突围 打破国外垄断的国产
化攻坚战
福海创曾面临一项艰巨任务——推进关键设备国产化改造。当时,国内尚无成功国产化案例,外方技术封锁严密,每台设运用先进的智能监测技术,实现了三年电气设备“零故障”的卓越成绩,为公司的稳定生产筑牢根基。
创新突围 小改进激活大效益
“创新不是发明家的专利,小优化即创新,每一个微小的改进都可能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赖育顶始终秉持这一理念,将“微创新”融入日常工作中。他带领团队从细节入手,对设备三防措施改善、设备接线柱的改良、开关柜防误碰措施的实施等进行优化改造。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发明、小创造,却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累计为公司节省了数百万元资金,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缩减开支的有力武器。在他的带动下,整个团队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每个人都积极投身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无处不在、创新就在身边的理念。
薪火相传 让工匠精神生生不息
“赖师傅的笔记本比武侠秘籍还珍贵!”徒弟郭锦楷展示着师傅传承的“运维宝典”,上面详细标注着各类设备的“脾气性格”,更让年轻人受益的,是那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执着坚守。赖育顶深知,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在他的带动下,团队更是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现有注册电气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1人、中级工程师9人、助理工程师5人、高级技术工人10人,为电气团队的长远发展储备了厚实的力量。
精神坐标 在平凡中铸就非凡
当被问及荣获全国劳模的感受时,赖育顶的回答朴实而真挚:“这份荣誉属于整个团队,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褪去光环,他依然是那个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电气人。对于新时代的劳动者,他送出了这样的寄语:“不要问公司能给你什么,要问你能为岗位创造什么价值。当你把每项工作都用心做到最好,幸运自会与你不期而遇。”
从青春岁月到不惑之年,赖育顶用25载春秋在电气领域刻写下奋斗者的坐标。他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处处闪耀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之光。在福海创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赖育顶已然成为一面旗帜,激励着每一位员工学习“赖育顶”、成为“赖育顶”,以劳模精神为帆,以工匠精神为桨,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奇迹,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杨杰 摄影报道)